2025年4月25日是世界防疟疾日。2025年4月26日是 第1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2021年,我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但近年来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出现, 局部地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为切实筑牢防线,有效防范输入性疟疾再次传播,全方位提升公众及专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持续巩固消除疟疾的辉煌战果,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疟疾宣传核心信息
疟疾,这一古老的疾病,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症状包括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尽管全球在抗击疟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疟疾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努力。
中国的疟疾抗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抗击疟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到2021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中国历经70余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消除了疟疾,结束了疟疾在我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世界卫生组织曾称赞这是“一项显著的成就”。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青蒿素与屠呦呦
在抗击疟疾这场持久战中,古老的中医药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闪现出耀眼的光辉。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受到了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神奇药物。青蒿素,作为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为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抗击疟疾提供了新的有效武器。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贡献不仅彰显了中医药的魅力,也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疟疾离我们并不远
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但疟疾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出务工、经商、旅游以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人员日益增多,我国每年仍有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危重症及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这提醒我们,预防疟疾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预防疟疾怎么做
1、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在蚊虫活动的高峰时段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使用驱蚊剂、蚊香、蚊帐等防蚊措施,有效驱赶蚊虫。
2、注意环境卫生
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维修好房屋门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3、提高健康意识
了解疟疾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增强对疟疾的防范意识。旅行到疟疾流行地区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服用预防性药物等。
4、重视疟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旦出现疑似疟疾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寒战等,应立即就医检查。及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居住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