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疾病防治 传染病防控
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24-06-18

 各位宝爸宝妈,如果你家娃手上、嘴里长泡、起皮疹,貌似“上火”了,那千万要注意

可能是得了手足口病。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顾名思义,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和口腔起皮疹为典型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两种病毒血清型最为常见,但近年来柯萨奇病毒A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病例也有增多的趋势。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可以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接触病人的皮肤、疱疹液也可被传染。该病的平均潜伏期为3-5天,好发于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因此在托幼机构、学校等易感人群中易发生病例聚集或流行;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大多数病例为普通型。普通型通常为急性发病,在患者的口腔、手、足和臀部处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且消退后不留痕(但研究显示,由CV-A16导致的手足口病,皮疹可有疼痛表现),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皮疹仅发于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等。出疹时或出疹前病例可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此外,部分手足口病例(多见于CV-A16、CV-A10感染者)在病后2-4周有脱甲的症状,新甲于1-2月长出。

 普通型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发展为重症,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循坏衰竭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极少数患儿会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四、具体有哪些防治措施

❖接种疫苗:研究显示,在重型和死亡病例中,EV-A71的感染比例较高。目前,我国已有针对EV-A71的疫苗,建议5岁以下儿童家长根据儿童身体情况进行接种。

❖及时就医: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出疹或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回家后注意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五、日常防护仍需重视

虽然已有针对EV-A71的疫苗,但该疫苗不是对其他所有肠道病毒都有预防效果,做好日常防护也是预防的有效手段。

❖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游玩回家后都要规范洗手;年纪较小的儿童会有舔玩具的习惯,家长应及时予以纠正。

❖提高儿童免疫力: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到位;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注重环境卫生:室内环境如教室等应勤通风;儿童个人用品如毛巾、玩具等应定期消毒、更换。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供稿: 编辑: 阅读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健康科普】多地发现猴痘病例,如何科学应对?
0476-5973011 新城院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王府大街42号 红山院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园林路东三段4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