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

 

1.基本情况

    肿瘤内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分设2个病区6个亚专业,分别是肿瘤微创治疗组、肺癌治疗组、胃肠治疗组、肝癌、胰腺癌组、淋巴瘤、头颈肿瘤、肉瘤治疗组、乳腺癌治疗组。开设65张床位,年门诊量约5192人次,年出院人次3101人,诊断性穿刺及介入手术年均约300余人次。医院投入建设资金约223万元,科室配备有彩色超声诊断仪、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麦克粒子植入枪系统、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等设备,能够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与临床科研提供支撑。

2.学科梯队

(1)学科带头人。崔艳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肿瘤内科主任,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医院访问学者。荣获“赤峰市优秀科普专家”、“行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顺铂二线治疗赤峰地区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与观察”获得科技获奖1项。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分子诊疗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会会员、内蒙古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抗癌协会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委员会常务委员。2016年以来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4篇。

(2)人员结构与培养。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4人,其中医生21人,护士3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2016年以来共派出10余人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继续教育20余次,共举市级学术讲座4次。

3.服务能力与水平。在肿瘤治疗领域,科室始终紧跟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水平、个性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重视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推广,2014年开始开展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完成了2000余例肿瘤微创手术,涵盖了多个脏器的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以及支架植入等手术类型。开展了如放射性125I粒子覆膜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以及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等创新技术,部分创新技术实现了临床转化,提高了肿瘤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科室致力开展肿瘤相关MDT制度与癌痛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科研与教学。承担科研项目25项,其中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研究项目2项,其他类项目22项等。获自治区级奖励1项,市级奖励4项。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15部。获发明专利7项。

5.学科未来展望。随着大规模多组学研究对肿瘤的分子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肿瘤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治疗将是大势所趋,科室将会以此为契机,探讨针对特定人群理性组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持续提升肿瘤治疗的技术水平。

肿瘤内科

 

1.基本情况

    肿瘤内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分设2个病区6个亚专业,分别是肿瘤微创治疗组、肺癌治疗组、胃肠治疗组、肝癌、胰腺癌组、淋巴瘤、头颈肿瘤、肉瘤治疗组、乳腺癌治疗组。开设65张床位,年门诊量约5192人次,年出院人次3101人,诊断性穿刺及介入手术年均约300余人次。医院投入建设资金约223万元,科室配备有彩色超声诊断仪、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麦克粒子植入枪系统、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等设备,能够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与临床科研提供支撑。

2.学科梯队

(1)学科带头人。崔艳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肿瘤内科主任,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医院访问学者。荣获“赤峰市优秀科普专家”、“行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顺铂二线治疗赤峰地区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与观察”获得科技获奖1项。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分子诊疗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会会员、内蒙古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抗癌协会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委员会常务委员。2016年以来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4篇。

(2)人员结构与培养。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4人,其中医生21人,护士3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2016年以来共派出10余人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继续教育20余次,共举市级学术讲座4次。

3.服务能力与水平。在肿瘤治疗领域,科室始终紧跟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水平、个性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重视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推广,2014年开始开展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完成了2000余例肿瘤微创手术,涵盖了多个脏器的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以及支架植入等手术类型。开展了如放射性125I粒子覆膜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以及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等创新技术,部分创新技术实现了临床转化,提高了肿瘤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科室致力开展肿瘤相关MDT制度与癌痛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科研与教学。承担科研项目25项,其中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研究项目2项,其他类项目22项等。获自治区级奖励1项,市级奖励4项。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15部。获发明专利7项。

5.学科未来展望。随着大规模多组学研究对肿瘤的分子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肿瘤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治疗将是大势所趋,科室将会以此为契机,探讨针对特定人群理性组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持续提升肿瘤治疗的技术水平。

科室动态
科室特色
科室专家
0476-5973011 新城院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新城王府大街42号 红山院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园林路东三段4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